中国第一时间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打开眉山素质教育发展新征程,这场观摩现场会传递出哪些信号?

2022/7/7 15:30:45 来源:

2500年前,先贤孔子以"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用来培养德才兼备、风度翩翩的君子,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如今,当素质教育在中国蔚然成风之时,在眉山天府新区,"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这里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7月5日,由眉山天府新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局主办,眉山天府新区第一中学承办的2021-2022年度学校教育成果展示观摩现场会在眉山天府一中举行。本次会议以"展素质教育多元样态 绘新区教育品质蓝图"为主题,重点展示了眉山天府新区素质教育成效,并对素质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观摩现场会分为"素质教育在中国""素质教育在眉山""素质教育在一中"三个板块呈现。其中,"素质教育在中国"展示了中国在推动素质教育改革方面所作出的具体指引;"素质教育在眉山"展示了眉山天府新区在贯彻落实国家素质教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素质教育在一中"展示了眉山天府一中在实施"五育"融合方面取得的具体效果。

少年强则国强

素质教育成效有表达

走进眉山天府一中初中校区校园大门处,在刻有"博学求真"字样的巨石前面,一个巨大的火炬格外引人注目。火炬旁,从古至今素质教育理念在中国各个时代的不同表达被一一呈现:从古代儒家倡导的君子"六艺",到近代救国有志之士提出的素质教育倡导,再到当前中国对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提出的"五育并举"理念。

步入校园,求真楼下,特别设置的"五育文化长廊",集中展现了眉山天府新区各中学通过社团、志愿服务、特色课程等多种方式,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其中,眉山天府一中独特的"五育五自"理念("德育上自律""智育上自学""体育上自炼""美育上自品""劳育上自动"),备受参会人员关注。

在本次活动的校长论坛上,眉山天府一中提出以劳动教育统驭"五育融合",把课程标准中的三类劳动教育拓展成五类劳动教育,以创造性劳动来支撑未来社会主义中国劳动者的培养目标。

创新性教学模式下,培养和塑造正在让学生走向更加全面的发展。在学校操场上,学生们的啦啦操、电钢琴、书法国画、粉彩版画等特色工作坊展示正在进行,悠扬的音乐和惊叹声不时响起;足球、篮球、曲棍球、击剑等体育运动激情不断,欢呼声此起彼伏;水火箭实验、DNA双螺旋结构观察等科学活动紧张进行,学生们熟练的操作、对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引来不少与会人员驻足欣赏,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

在随后进行的素质教育汇报表演中,以家长诉说的视角,通过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以无主持人的剧目式舞台,呈现出眉山天府一中素质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汇报表演伊始,来自眉山天府一中的学生们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而后,汇报表演进入"承先贤之六艺"篇章,由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的"金钱板"表演,以极具川渝特色的"说唱"方式,诉说着学生在传承"非遗"文化时的所想所感;以古筝陶笛所演奏的《神话》曲目,更是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育当代之英才"篇章,同学们分别呈现了《星星在闪烁》舞蹈表演和《韵律花球》啦啦操表演,集中展现了素质教育下,学生们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提升有方法

据了解,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单位,眉山天府一中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落实"五育共举"素质教育发展理念上已有具象成效。一方面,学校秉承五育融通、多元创新的办学理念,传承孔圣儒学经典与东坡人性情怀,尊崇世界科学巨擘与哲思大家的求真精神,形成了学校多维发展、追求至善、卓尔不群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学校致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打造出随时能够激发学生激情的、能够唤起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在素质教育发展上创新性提出的"五育五自"教学理念,便是素质教育发展理念的鲜活表达。"据眉山天府一中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针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难等瓶颈性问题。以"五自"教育(自律、自学、自炼、自品、自动)为载体,促进"五育"融合,通过多项育人举措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个好学生,首先要在品德上拥有健全的人格。"眉山天府一中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传统文化、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演讲,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并举办篮球赛、啦啦操比赛、诵读比赛、合唱比赛、文化艺术月等多彩活动,让学生从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也是眉山天府一中的育人重点。"学校坚决摒弃课堂灌输、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推崇博览群书,掌握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素养。"眉山天府一中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开展广泛学习,探索跨学科整合,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具备独立思考、质疑思辨的能力,奠定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学校还采取延时服务和研学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将特色教育引入校园,让学生走出课堂,探索书本之外的奥秘。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还将美育相关课程为主战场,辅以校园诗词大会、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等文化艺术活动,强化学生对美的感知、认知和理解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在审美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提高学生品味与格调,建立向上向善的高尚人格。

探索推进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

素质教育发展有方向

立足当下,未来的素质教育又该如何发展?2022年3月,随着《眉山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眉山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方面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

根据《规划》显示,在"突出德育实效"方面,眉山市将统筹开展"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同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体系。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教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在校园文化创建上,眉山将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眉山市师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各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关注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在"提升智育水平"方面,眉山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并且,推进智育创新,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广泛举办青少年科技节、开设科技特色项目和建立科技社团等,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梦想。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科普活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应用科技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深化教体融合"方面,眉山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和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 1 节体育课。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掌握 1 至 2项运动技能。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基础上建设学校代表队,参加区域乃至全国联赛。

在"加强美育工作"方面,眉山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打造以东坡诗词、竹编、陶艺、剪纸、泥塑、唢呐、腰鼓、莲萧、竹琴等地方特色美育课程。并且,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推进艺术类科目作为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录取积分科目纳入中考。

在"抓实劳动教育"方面,眉山将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通过语文、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劳动知识渗透,安排学生开展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劳动活动、劳动环节,让学生在学科课堂中诵读、实践、描绘、歌唱劳动,实现学科课程渗透。教育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完成相应的劳动内容,以劳动技能展示和竞赛的方式定期开展检测,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热爱劳动。

图文: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1530024013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丰富客户精神生活,富德生命“雅春•富

      新春音乐会的庆典之声还在回响,富德生命人

      第110届全国糖酒会启幕,“文水清香”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

      好蟹汇大闸蟹:赏味丰盈的美味体验

      好蟹汇作为中国领先的大闸蟹供应商和品牌,

      暑假来广州长隆,花样度假全家齐开心

      两个月超长暑假即将来临,一定要抓住假期全

      恰逢周日的“1314“领不了证?不如开着

      再有几天,10年一遇的“1314日”就要到来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QQ1530024013 

      中国第一时间 版权所有 违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