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 12:50:41 来源:中国第一时间
加价30W才能买现车还能被称为优惠,这种听起来很无脑的事情对于加价之王埃尔法来说并不玄幻。且不提自媒体的文章,就连新华社都已经指出了这种违法的加价行为。
面对网友们对于买车人的吐槽,如果只是“人傻钱多”、“换辆车买”,那确实有点乃义务。埃尔法大概80万的售价,在同等级的车型中几乎没有直接对手,换辆车买的想法难以实现。
换个角度说,这种加价行为看做消费者对丰田品牌的认可,毕竟埃尔法是丰田最高级最豪华的国际MPV车型,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火爆。因此供不应求的状态让加价行为屡见不鲜,哪怕是遭到新华社的点名批评也未死不悔改。
在百度搜索“加价提车”的2,800,000个结果中,也不乏本田CR-V、雷克萨斯ES等车型。这些车型在上市初期由于产能不足又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一度供不应求,都有过小规模的加价,这种持续时间不长的加价行为在中国车圈并不少见。
不过丰田的汉兰达简直太过分了,在经历了一次小改款和两次换代之后仍要加价购买。这两款长期加价车型,都属于广汽丰田。但同样属于丰田品牌,一汽丰田也有销量王者普拉多和陆巡,为什么隔壁厂家就能够快速调整生产规划,这仅仅广汽丰田是单一工厂导致的吗?
丰田对广汽的生产力肯定心里有数,这可能为了平衡二者的销量才做出的决定。毕竟广汽丰田并不擅长销售,比如让雅力士这款火爆日本的车型在中国销声匿迹。能将汉兰达、埃尔法两款同级别无竞品车型交给广汽,能看出丰田也是在尽力的帮助广汽这个小老弟了。
有大哥帮忙本该是件好事,但广汽丰田却在利用汉兰达和埃尔法搞事情,而且事实远没有“饥饿营销”那么简单。
据知情人士透露,广汽丰田采用的是捆绑销售制度,即提一辆汉兰达或埃尔法就要搭配X量雷凌等低利润车型。其他车型销售低迷,就用打包的方式卖给经销商。经销商为了争取畅销车型,完成销售目标,就不得不需要接受厂家的捆绑销售需求。
拥有捆绑销售加持,即便大环境车市销量下滑,广汽丰田在一季度对外公布的数据中仍然上升了大约40%的销量。范伟和高秀敏的小品《卖猫》里有句经典台词“我们家老头说了,就指着这个碗往外卖猫呢”,可以说广汽丰田完完全全的把这一句台词用在了经销商身上。经销商为了资金链运转,最终对消费者用“加价提车”的方式弥补损失。
而且由于中国的关税问题,埃尔法的价格早已远超国外,捆绑销售的模式导致“加价提车”, 广汽丰田这个行为是不是有点“汉奸”了?丰田的初衷肯定不是让消费者用一辆玛莎拉蒂的钱开豪华MPV。
不仅如此,在这种杠杆模式的捆绑下,销售一辆埃尔法就要生产数十辆其他车型。如此赶工,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广汽丰田生产线雪上加霜。前有凯美瑞泥浆门,后有雷凌的变速器异响、减震器漏油。更加暴露出广汽丰田单一工厂的缺点,那就是技术更新缓慢。如果说凯美瑞泥浆门只是密封不完整、不影响大部分时间使用的小玩笑,那雷凌减震器的漏油事件就真的是死神来敲门了。
而对于汽车故障的处理和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广汽丰田显然不如捆绑销售用心,有的消费者甚至投诉了10个月仍得不到厂家回复。可能是全国500多个销售点(关键还不是4S店)处理起问题来真的不够用,总结起来一句话,反正卖出去了,那就慢慢处理吧。
让我们再说回加价提车的事情,肯定有人会这么觉得,既然加价卖的都是买贵车,那我们购买捆绑销售的低利润车型就值了呢。
怎么可能!
且不说刚刚被挂的雷凌,仅从售价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用C-HR和奕泽这两兄弟做对比,C-HR在最低配上有5000元的诚意差价,但这个对比……只能说这5000从全都安全系统砍的话,是不是砍的有点过分了?
在广汽丰田“拆东墙补西墙,顺便带货”的营销模式下,我们都是被薅毛的羊,都是被伤害的消费者。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但如果持续用这样加价的方式弥补销量,只怕路上的丰田会越来越少。
或许在模式上,广汽丰田就出了一些问题吧。神车变为广汽的加价工具,这种做法伤害了消费者,也伤害了丰田品牌。
丰田的品牌内核是“为了制造更好的汽车”。 买卖也不只有一方获利的事情,市场的发展需要良性循环,厂家、经销商、消费者共赢才能打造一个健康的汽车环境。而广汽丰田这种以畅销车型捆绑销售的行为,对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压榨,带来了销售数额提升的同事,也导致消费者们无法用正常价格享受应有的服务,这是否偏离了“制造更好的汽车”的本意?
那之后加价之王的称号会花落谁家?可能是拥有比埃尔法更高的产品定位和配置的雷克萨斯LM。毕竟下面这个段子,除了金额以外,没有任何虚构的感觉……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1530024013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新春音乐会的庆典之声还在回响,富德生命人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
好蟹汇作为中国领先的大闸蟹供应商和品牌,
两个月超长暑假即将来临,一定要抓住假期全
再有几天,10年一遇的“1314日”就要到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