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1 11:52:07 来源:中国第一时间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如何通过进口替代解决聚乙烯等烯烃产品进口削减问题,俨然成为国内化工行业急需解决的新挑战。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石油制烯烃生产受制于石油进口,导致去年中国聚乙烯自给率仅有58%,其余部分主要依赖从美国与中东地区的进口。此外国内乙烯工业存在能耗高、原料较差等问题,也不得不从美国与中东地区进口相关化工产品。因此若中美贸易摩擦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从美国进口的乙烯、烯烃等塑料制品可能会下降,国内产能能否填补进口下降压力实现“进口替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近日,宝丰能源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鉴于上述新环境变化,目前公司正在落实两大规划,一是与国际高端技术公司接洽谈判,引入高端技术完善延伸精细化工领域产品线,二是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继续做大烯烃产业规模,从而有效弥补烯烃进口缺口。
记者了解到,按照上述规划,宝丰能源将规划1000万吨甲醇与300万吨烯烃产能,即在当前建成和即将建成的规模基础上,再投入巨资建设600万吨甲醇与180万吨烯烃产能。
“其实,公司内部看好烯烃产业进口替代的发展前景,一套煤制烯烃生产线在扣除财务成本和潜在设备折旧后,年税后利润达到14亿元-15亿元,差不多四、五年时间收回成本。”这位宝丰能源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烯烃等塑料化工制品进口替代的广阔前景,目前众多化工企业纷纷涉足煤制烯烃产业。
多位券商化工领域分析师向记者透露,尽管此前油价上涨令聚丙烯等烯烃产品生产利润下滑,但目前油制烯烃依然有700元/吨的利润,煤制烯烃的利润则达到2000元/吨,加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令烯烃进口替代的发展空间增大,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甚至前阶段检修的聚丙烯生产企业陆续开始复产。
“不过,考虑到当前烯烃等塑料制品下游企业鉴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采取按需采购等措施,加之环保要求对企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成本投入,因此化工企业要借助进口替代红利获得市场份额提升,还需要在成本管控与环保合规生产方面取得优势。”他指出,尤其是化工生产设备技术含金量的提升,进而带动生产效率的增强,是企业能否把握发展机遇的成败关键之一。
成本管控加速“进口替代”征途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油制烯烃,煤制烯烃将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环境下的进口替代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究其原因,一是中国是产煤大国,不像原油需要大量进口,受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二是煤制烯烃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油制烯烃。
一位化工领域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石油制60万吨烯烃产能为例,建设投资成本约为50-60亿元,看似较同等产能的煤制烯烃投资成本120-130亿低了不少,但在原料成本环节,煤制烯烃的优势则凸显出来,1吨油制烯烃,生产成本在7000多元/吨;而1吨煤制烯烃即便耗费5吨煤,生产成本则在6000元/吨以内,加之煤制烯烃的固定资产折旧后现金流较好,不像石油需要用船运输(需1.5个月资金沉淀),对企业造成的资金压力也更低。
这吸引神华、中煤、陕煤、宝丰等大型煤矿开采贸易企业纷纷涉足煤制烯烃产业投资,通过扩大产能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
“事实上,当前中国油制烯烃占比约65%,煤制烯则占比25%,PDH工艺占比10%,因此煤制烯烃工艺基于成本优势,相应占比还有增加趋势,尤其是煤/甲醇制烯烃及丙烷脱氢正成为国内烯烃产能增长的中坚力量,新型工艺占比逐步扩大。”上述化工领域人士向记者透露。
但他承认,市场参与者的增加,以及煤制烯烃产能的扩张,一方面能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环境下的烯烃等化工品进口削减压力,另一方面则可能给当前市场构成新的供应过剩压力,导致相关塑料制品价格面临下跌压力,反过来影响很多化工企业的产能扩张效益。
“事实上,在未来烯烃等塑料制品进口替代的征途上,企业比拼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成本管控。”他指出。
上述宝丰能源人士也向记者透露,成本管控的比拼,具体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原料煤的配比优化调整,从而减少烯烃生产环节能源损耗,二是引入最新高科技工艺提高原料转化率,以及通过有效管理加强原料采购周期及库存的把控,进一步降低成本;三是通过产业合理规划布局与有效控制维修周期,降低固定资产折旧与各类原材料运输等成本。
围绕这些问题,宝丰能源主要做了三件事,首先是统一建设煤焦油加工、甲醇、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精细化工生产设施和公辅设施,令各生产装置布局紧凑,公辅设施公用,从而节省建设成本;其次是集中布局,使厂与厂之间在生产环节衔接更紧密, 比如上一个生产单元的产品可以直接成为下一个生产单元的原料,且原料都通过皮带、管线传输,实现运距短,效率高,损耗少的特点,比如矿井水经过简单处理就送到洗煤厂作为洗煤用水以节约成本;最后是加强扁平化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他透露,目前宝丰能源一套产能60万吨/年的烯烃生产线投资额,约比大型国企减少约50亿元,财务成本和折旧成本则节省约11%,加之长期贷款利率在6%左右,摊薄到每吨烯烃生产成本约减少900元,令宝丰能源能煤制烯烃成本最低控制在4600元/吨左右。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成本管控为宝丰能源等煤制烯烃企业创造较高的进口替代红利,但他们能否抓住当前机遇实现“进口替代”,依然取决于中国煤制烯烃企业在产能扩张同时,能否确保化工生产装置竞争力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准,尤其在满足国家各项环保要求同时,通过引入先进工艺持续提升原材料转化率与生产效率。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在乙烷、丙烷等化工产品出口方面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他们化工生产装置具备极高的技术含金量,确保他们在相关塑料化工制品方面具有能耗低、品质高的特点,因此中国化工企业要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环境下实现进口替代,最需要提升的,依然是化工生产装置的技术含金量与新型高效环保生产工艺。”多位化工领域资深专家指出。
环保要求倒逼技术升级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煤制烯烃产业,主要分为沿海地区的外购甲醇法,以及内陆地区的自产甲醇法。尤其在内陆地区,由于自产甲醇法涉及大量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使用,容易因环保生产不达标、项目设计施工不合规、高污染、高耗水等问题遭遇相关部门处罚。
近年,多个中西部地区大型煤制烯烃项目由于违反“三同时”(环保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受到环保部处罚。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何加大投入确保环保生产,从而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环境下有效实现进口替代,同样是摆在化工企业面前的新经营难题,因为这牵扯到项目投资经济效益与地方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这的确是一大考验,环保生产势必会加大投入摊薄部分经营利润。但企业内部达成共识,即环保和安全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只要做好安全环保,企业经营抗风险能力才会比较强,再控制好负债率,剩下的就是盈利高低问题。但如果安全环保出现问题,整个企业运营就不好控制了。”上述宝丰能源人士向记者透露。截至去年底,宝丰能源在环保方面的资本化投入余额达到16.61亿元,均按照最严格标准对动力锅炉进行脱硫、脱硝改造,令燃煤锅炉所达到的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约占当前国家执行的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烟尘:2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100 mg/m3)的1/2。此外,焦化厂经过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后,各项污染物排放均低于焦化行业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他透露,究其原因,是宝丰能源在项目建设过程,就吸收引进国际国内一流的煤化工先进工艺技术,比如煤气化采用航天干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令煤种适用范围大幅放宽且总碳转化率高,净化装置则采用鲁奇低温甲醇洗工艺,处理气量大能耗低且效率高。
“我们还尝试引入新环保技术,将焦炉气制甲醇与煤制甲醇进行有机结合,使合成气组成更合理,提高煤的总碳利用率,此举令产品买利率较行业水准高了约7%-8%,加之烯烃生产项目统一规划集中布局提升环保生产效率,折旧与摊销占收入比重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准,也增加了7-8个百分点的毛利。”他指出。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环保要求对煤制烯烃上下游行业未来发展,同样影响深远。比如大量小型塑料加工厂因环保生产不达标而被关停,导致大量订单转向大型下游企业,林后者产能快速扩张同时,也存在更高的环保生产压力。
“但此举的好处,就是推动整个化工产业升级改造,从而能更有效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所带来的烯烃等塑料制品进口削减压力。”他们指出。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烯烃等塑料化工制品领域,中美两国依然存在极强的相互依赖关系,以丙烷为例,中国需要进口更多丙烷发展经济,美国则需要出口更多丙烷创造收益。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在短期内可能对相关产品双边贸易带来冲击,就长期而言,双方依然会寻求妥善的贸易分歧解决方案。不过,中国烯烃等化工产品要有效实现进口替代,在化工生产装置设备工艺创新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1530024013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新春音乐会的庆典之声还在回响,富德生命人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
好蟹汇作为中国领先的大闸蟹供应商和品牌,
两个月超长暑假即将来临,一定要抓住假期全
再有几天,10年一遇的“1314日”就要到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