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5 16:07:39 来源:中国第一时间
紧跟时代步伐,用希望氤氲故乡
——访四川蜀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刚
扉页
“希望”是一对处处彰显着勃勃生机的字眼,希望是天使洁白柔软的羽翼,是孩子如花一般的笑颜,还是人间烟火最美好的瞬间。“故乡”是一个充满着眷恋之情的地方,故乡是秉烛夜话,是把酒话桑麻,更是在外游子心心念念的牵挂。倘若将“希望”与“故乡”二字糅合在一起,你能想到什么?是衣锦还乡的荣耀,还是荣归故里的信仰?都不是,而是将希望播种在故乡的土壤之上。如今,就有一位胸怀故乡的人,他将希望带回了自己的故乡,他志在让故乡为天下先,成为时代的楷模,他就是四川蜀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刚。
正文
1971年5月正是初夏时节,树叶褪去春天的翠色愈发浓郁,金色的阳光被裁剪成一道道不规则的形状洒在斑驳的道路上,赵志刚就在这略为燥热的天气里呱呱坠地,给家庭带来温暖的希望。赵志刚是土生土长的兴隆乡白云村人,对兴隆乡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他始终心怀感激。
为了报答生养之恩,赵志刚先生放弃高额的薪水和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到家乡辛苦创业。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兴隆乡焕然一新,不仅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更拥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争相对其进行报道,如今的兴隆乡大不一般。
效仿古人青史留名
在赵志刚的脑海中,深深烙印着故乡的意义,自成年起,赵志刚就是村里赫赫有名的热心肠,为乡亲们做过不少好事,任谁提起他来都是赞不绝口。改革开放的消息传到兴隆乡时,赵志刚正在琢磨着如何走上富裕道路,这下有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和鼓励,赵志刚更是充满斗志。下海经商的念头在赵志刚脑海里挥之不去,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寻求一条出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赵志刚最终毅然决定承包邻村的流水养鱼场来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的思想还未完全开化,不少人仍然认为经商是一个不靠谱的活动。赵志刚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父母,本以为会遭到父母责备,却没想到宽容的父母爽快地同意了他的想法。有了父母的支持,赵志刚在浴溪乡渔池村承包了流水养鱼场,进过他的努力,鱼场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还因此获得了四川省团省委表彰的先进个人和“星火科技带头人”的称号。
天有不测风云,纵使赵志刚用先进的养殖方式不断扩大鱼场规模,但最终还是没能抵过大自然给予的致命一击。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河道断流,赵志刚的养鱼场毁于一旦,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新选择一个全新的行业。
赵志刚是一个勇于尝试的人,鱼场失败后,他在餐饮、酒店等行业多有涉猎,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2007年,赵志刚创办巴中市第一个植物园,占地100亩,并成功引进重庆市华廷集团注资,2008年,赵志刚注册了通江县蜀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他渴望给自己土生土长的巴蜀大地带来全新的希望。
后来,赵志刚加入了刚刚兴起的保险行业,凭借卓越的能力在短短数月内创下行业前所未有的辉煌,2009年,赵志刚代表泰康人寿参川分县域网点参加了在山东石岛举行中国首届寿险发展论坛,全球上百位行业大佬聚集于此,赵志刚更是在如此庞大的阵容当前从容发言,毫无怯色,这份过人的胆识就注定了他今后的成功。他大胆的提出县域网点是以后行业发展和服务的重要区域,要把县域网点发展到每个中心乡镇;同时大胆的提出了保险从业人员的年龄要控制在25岁到55岁之间。这两点迄今为止都得到了有效的认证。
2012年,赵志刚在同事的怂恿下跳出保险行业,有了利益的驱使,他进入房地产行业不断学习深造,每年给公司带来的利润高达上百万元。在多年从业过程中,赵志刚了解到公司运营的规则,了解到员工组织规划,他深知企业该如何发展进步,如何创造利润,于是大胆心细的他决定自主创业,赚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看到别人的家乡日渐繁荣,赵志刚的心中有一股酸涩的情愫悄然流露,自己外出打拼多年,将别人的家乡建设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地方,可自己的家乡却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思及此,赵志刚毅然决定放弃年薪百万的收入,放弃自己苦心经营来的一切,带着全部的资产回到家乡,将生养自己的故乡建设成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适应潮流改革的先进村庄。
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的赵志刚深知在三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李鈡峨的翰林在花甲之年,从紫禁城回到家乡,以他高屋建瓴的智慧和独到的见解,带领乡邻建六园(茶园、梅园、竹园、栀园、枣园、柿园、),为改善家乡人民生活条件和故乡的落后面貌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三百多年后,赵志刚希望自己也能够像李翰林一样,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响应号召回乡创业
2016年,国务院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赵志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活动。在农业方面专家朋友的建议下,赵志刚找准农村发展机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创立农业合作社,利用农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赵志刚返乡创业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操旧业,弥补当年养鱼场的遗憾。在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为了实现“双创”号召,赵志刚费尽心思终于引进了美国奥本大学全球独家专利“池塘高效低碳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投资500万元在兴隆乡渔池村建设了一个50亩的养鱼示范地基。为了项目能够尽快开展,赵志刚亲自监督项目工程建设,一心扑在鱼场建设中,在采访中赵志刚表示,自从创业回乡后,原本规律的生活作息被打破,晚上经常熬夜思索工作方式方法,很是辛苦。
赵志刚的辛苦没有白费,仅仅用了45天的时间,一个全新的高科技鱼场就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这座渔业示范基地不仅仅为29户贫困户94人带来了收入,更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这一次,赵志刚的鱼场终于大获成功,成为国家级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不仅登上了人民日报,更让CCTV7频道致富经栏目出品了一期长达25分钟的专访。
赵志刚的渔业养殖基地一时间成为各地争相模仿的楷模,更成为了行业里的标杆,但赵志刚深知仅仅依靠渔业养殖基地难以全面拉动通江县兴隆乡的经济建设。2017年,在通江县政府和兴隆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下,赵志刚再一次将精力投入兴隆,在兴隆建设了一座回乡创业示范园。这座产业园涵盖现代农业、休闲渔业、文化产业和健康产业等多个产业,园内有茶叶、果园、鱼塘等农业设施,供人休闲娱乐,旅游参观。
由于创业示范园距离县城比较近,园内环境优美,堪称县城的后花园,再加上赵志刚的创业示范园是县委书记的扶贫援助点,政府屡次出资援助赵志刚进行基础建设。如今的创业示范园规模宏大,其中“三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四川省的重点推荐项目,为324户贫困户168人提供上千个工作岗位,使该村人均增收3000余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产业园的年产值更是高达1500万。为了扩大产业园的影响力,赵志刚借古人李氏父子三人加大宣传力度,注册专属商标,为兴隆乡实现了更大规模的收入和盈利。
始终心系故土,心系人民,在赵志刚心中,名利不重要,金钱不重要,让他始终坚守初心的动力只有那一方养育自己的土地。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赵志刚也不例外。农业合作社成立之初,赵志刚就给予了村民多种合作方式,但是村民似乎并不认可他的做法,不仅没有给予理解和支持,反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多次与赵志刚产生激烈的矛盾,一度让赵志刚感到非常痛苦。可赵志刚并未就此气馁,他一遍寻找新的出路,一遍苦苦咬牙坚持,因为他坚信当自己做出成绩后,百姓总能给予他支持,辛苦总不会白费。
树立榜样吸引人才
赵志刚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一同走上致富的道路,更是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成为游子们回乡创业的乐园。想要拉动家乡的经济发展,仅仅依靠赵志刚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兴隆乡的一面旗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回到故乡投资建设,让兴隆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偏远村落变成一个全国文明的产业乐园。
赵志刚所作所为已初见成效。随着19大中提出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落实,赵志刚的做法俨然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村政府积极化解园区矛盾,乡政府严格把关产业发展方向,及时解决产业园区相关问题,将产业园区当作拉动经济发展的命脉。
县委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则在经济方面给予返乡创业的人更多支持,不仅提供了土地流转补助,贷款资金贴息,更是给予创业人30万的启动资金,并积极优化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现在的兴隆乡生机勃发,焕然一新,早已不复原来陈旧落后的面容。
不仅如此,赵志刚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旨在改变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有了这一系列完善的机制和政府的保障,将人才引流回乡想必将会是大势所趋,赵志刚为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为家乡做出这般卓越的贡献,赵志刚却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秉性。在采访中,赵志刚表示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最好的,但是自己却始终能够保持着百分之百的热情,这都源自于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怀,只期望自己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尽到绵薄之力,如此高尚情操,令人敬佩。
当赵志刚先生被问及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时,他表示目前乡村的发展较其他地区而言仍然十分落后,村落中甚至还没有连通公路。为了能够更好地援助村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他打算将公司上市融资,以此推动家乡的发展。另外,赵志刚先生坚定地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今后将更加专注家乡和公司的发展建设,用企业拉动家乡经济发展,用家乡赋予企业更深刻的灵魂和情怀。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赵志刚先生对于自主创业有以下几点建议:
(1) 他期望政府对有实力,有想法返回家乡发展创业的人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给予具有发展前景的自主创业人员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2) 自主创业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更不能为所欲为,要拥有扎实的专家团队和充分的资金准备才能进行。
(3) 自主创业的人一定要具备社会责任感,社会成就企业,企业造福社会。
(4) 投资有风险,不能盲目,不能跟风,创业前要进行详实的考察再做决定。
(5) 政府要对自主创业的人进行积极引导,建立一个完善的投资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家乡创业,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蜀地人才辈出,赵志刚便是其中之一。他利用先进技术生产力,仅花费两年时间就为鱼场取得国家级牌照,后努力进行消费升级,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为家乡招商引资,他的满腔热血皆倾注在此。相信今后赵志刚先生无论历经怎样的艰难险阻,他都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1530024013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新春音乐会的庆典之声还在回响,富德生命人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
好蟹汇作为中国领先的大闸蟹供应商和品牌,
两个月超长暑假即将来临,一定要抓住假期全
再有几天,10年一遇的“1314日”就要到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