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7 13:03:02 来源:中国第一时间
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访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周龙
周龙是落别乡牛角村地地道道的农民,1992 年,周龙从落别民中毕业后,先后在石膏厂、电梯公司、养鸡场务工。多年打工的经历让他深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俗话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学习,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学习,不仅助推了工作的发展,也让他积累了很多资本。待时机成熟,他决定回乡创业,因为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周龙深知父老乡亲耕种的艰辛,周龙发誓要竭尽全力帮助周边父老乡亲改善“靠天吃饭”的现状,为乡亲们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要带领乡亲一起致富,为此特地选择在村子附近办养鸡场,最终成立了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们常说,你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你。当一个人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博览群书,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量变到质变,化茧成蝶的那一刻。古人云:“人生至乐,无如读书”,周龙就是一直保持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谦虚而好学,不耻而多问”的生活态度,保持求知欲、学习欲望,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周龙努力在工作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激发工作潜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创工作新局面,才有了今天的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破茧成蝶回乡创业
周龙是落别乡牛角村地地道道的农民,1992 年,周龙从落别民中毕业后,先后在石膏厂、电梯公司、养鸡场务工。多年打工的经历让他深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俗话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他一刻也不敢放松学习,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学习,不仅助推了工作的发展,也让他积累了很多资本。待时机成熟,他决定回乡创业,因为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周龙深知父老乡亲耕种的艰辛,周龙发誓要竭尽全力帮助周边父老乡亲改善“靠天吃饭”的现状,为乡亲们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要带领乡亲一起致富,为此特地选择在村子附近办养鸡场,最终成立了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二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秉承“保证一流质量,保持一级信誉”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于 2013 年新建,2014 年开始生产,全场占地面积 200 亩,其中饲料地 20 亩,存栏绿壳蛋鸡20000 羽,可年生产绿壳鸡蛋 200 万枚。有在职职工1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技术人员1人。六枝特区龙琴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化模式发展绿壳蛋鸡生产。养殖基地所在地水源充足,远离生产饮用水源地、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线,在布局上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与病畜无害化处理区分开。在疫病防控方面建立了防疫隔离带,同时建有兽医室,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建有更衣消毒室等防疫设施。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且实行了上墙挂牌管理。养殖场具有 1名经过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培训的技术人员。养殖场的粪污建有集中处理的场所,对粪污进行处理后,用于种植牧草、蔬菜,没有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场地地理环境优越、空气清新,周围无大型化工厂区和居多人员居住地。这是一个最适合散养生态绿壳蛋鸡养殖的优质地理,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现一共建成大鸡散养鸡舍 400 余栋,每栋能容纳绿壳蛋鸡放养 50 余只。其中小鸡育雏住房一栋,能育雏小鸡 1.5 ~ 2 万余只,饲料加工生产厂房 1 栋,能积放成品饲料 100 吨左右,库房1 栋 300平米,还有蚯蚓蛋鸡生产线两条可容纳蛋鸡10000余只。另建有单独的工人住房3余间。场内设有隔离间、消毒间、杂物间以及值班室和场内兽医室,并设有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坚持全进全出原则。鸡舍每天都进行全日制卫生防疫体系管理,卫生状况良好,场内饲养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饲养培训和技术指导、技术力量雄厚,养殖场周围设有 1.5-2 米高的包塑丝网。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鸡舍使用现代化的饲养方式,有助于提高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无妄之灾百折不挠
2013 年春节,周龙返乡创业,建起了如今的养鸡场。3 年来,养殖场实现了三个转变:资产从建场初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几百万元;年产值由创业初期的几十万元增长到现在的
四百万元;员工从当初的 4 人增加到现在的 20余人。养殖场占地面积 200 余亩,养殖规模 2万羽绿壳蛋鸡。2015 年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成功注册了“草里寻”商标。
周龙本人于 2015 年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2017 年获得了贵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荣誉称号。正当企业蒸蒸日上时,“天有不测风云”,2015 年,养鸡场遭遇三次生死劫:8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鸡舍被冲倒,鸡被冲走,库房、办公区、生活区的所有物品全部被水淹没,养鸡场一片狼藉;暴雨过后,又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蛋鸡患了肠道疾病;年底又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3 次灾害袭击,让周龙损失惨重急需资金周转,然而在危难之时又没有银行贷款给他,他为了让企业能够好转起来,白天做市场推销,晚上去跑车赚钱,不论多么艰难,周龙咬紧牙关硬撑着,从没有放弃。经过全体员工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养殖场终于走出了低谷。产品不仅在贵阳市场打出了一片天地,而且在内蒙古、南京、江苏等地占有市场份额。
但他知道,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安逸。于是,他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提高鸡蛋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他想到引进蚯蚓种苗,利用鸡粪养殖蚯蚓喂鸡,增加绿壳鸡蛋的蛋白含量,让绿壳鸡蛋成为真正虫草鸡蛋。而且周龙还计划着把游泳池建起来,这是他正在实施的休闲山庄体系中的一个项目。休闲山庄建好后,游客可以在山庄里享受到一条龙服务。游客来到山庄,可以亲自体验樱桃采摘、抓捕放山鸡、在草里寻找鸡蛋等活动,然后累了,在泳池放松,在山庄里休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了方便游客购买鸡蛋,他还开通了物流服务,只要在店里下单,填写好信息,马上就有快递直接送货上门,如果途中有破损,都会重新换掉重新发,解决了游客不方便携带的后顾之忧。周龙懂得开发市场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注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开发市场上,诚信待人,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赖,良好的口碑使得客户源源不断,也就打开了市场。
回报乡亲继续努力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周龙懂得知恩图报。他身体力行做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不仅把养鸡场建在村子附近,带领乡亲一起致富,而且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的 10 户贫困户,周龙进行养殖扶持,为贫困户提供 30 只鸡苗喂养,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 年,周龙计划在今年的基础上增加扶持力度,计划扶持 30 户贫困乡亲,为每户提供 100 只鸡苗。在喂养过程中,周龙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
周龙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只鸡苗一年产蛋 150个,收购价 1.2 元一个,100 只鸡一年的收入是1.8 万元。周龙的另外一笔乡亲致富账,同样让当地 40 户父老乡亲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200亩养殖场土地承租费:一年 10 万元,种植樱桃6000株,三年后挂果,年收入 360 万元以上。还有把游泳池建起来后,就能增加不少的就业岗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企业的初步成功并没有让周龙沾沾自喜,他又把目标指向更高更远。他计划在三年内把养殖场规模扩展为蛋鸡10万羽,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解决就业 50 人以上,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其实,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每一个高贵的灵魂都需要学识来滋养。
正如苏德拉勃卡恩所说:“读一本好书,会使你更加坚强,更加聪明,更加坦然”一样,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养成一种习惯,你就会因为知识更加成熟,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我们都需要不断保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那种渴望,那种求知欲,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坚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乘风破浪,再创辉煌。这样,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1530024013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新春音乐会的庆典之声还在回响,富德生命人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
好蟹汇作为中国领先的大闸蟹供应商和品牌,
两个月超长暑假即将来临,一定要抓住假期全
再有几天,10年一遇的“1314日”就要到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