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时间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年俗里的宁夏

2020/4/7 16:37:26 来源:中国第一时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每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唱起来的时候

宁夏人的春节就快要开始了

 

在宁夏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

这段时间都被看作为“春节”

这个期间的习俗

自然都被称之为“年俗”

年俗里

有老百姓讲不完的故事

道不完的风情

 

由于宁夏特殊的地理位置

除了保留自身的习俗之外

还受到陕西

甘肃地区的影响

多民族融合

使得年俗丰富多彩

 

正月初一“迎喜神”

新春初始喜神必降,所以“迎喜神”成了山西、河南、陕甘宁等地,重要的节日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在鞭炮声中迎接新年的到来,按照区域的不同,南方吃汤圆,北方习惯性吃饺子,有时候人们也会将“糖果”、“铜钱”、“硬币”等包进去,以此祈愿美好的生活。

 

在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等南部山区,初一也有“迎喜神”的传统习俗。这天清早,各家各户的男主人早早起床,开门放炮,据说谁家迎得越早,来年好运就越先降临谁家。接着,全村人还要在一定的时辰,对准喜神所在方位,焚香、鸣炮,一起迎接喜神的到来。

 

届时,村民们还要赶着牛羊、抱着鸡、带着狗出行。如今,则改乘私家汽车、农用车及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出门迎喜神,以祈求喜神赐福,新的一年里,能平平安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正月初三“送家神”

 

大年初三这一天,很多地区的人基本都不外出拜年,因为赤口,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所以留在家里祭拜神明。

 

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在宁夏山区农村,很多人家要举行“送家神”仪式,即把除夕迎来的祖先送回,即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过完,又要开始营生。翌日,开始在村镇大戏台上唱秦腔、演大戏。

正月初五“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这一天,也是宁夏人非常重视的日子,人们都想摸一摸“财神爷”手里的“金元宝”,祈盼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

 

初五这天,川区人家大多吃粉汤饺子,即用豌豆凉粉,加上土豆丁、豆腐丁、韭菜、香菜等烩出香喷喷的酸辣粉汤后,再放入煮好的水饺。这样汤汤水水,有干也有稀,吃起来十分可口。

 

而山区的一些人家则喜欢在初五这天吃“搅团”。“搅团”是山区人的美食,以荞麦面做成黏稠疙瘩状,吃时,既可直接蘸上辣椒油香醋吃,也可放入做好的臊子汤里。

 

“搅团”有黏性,人们以此寓意“缠五穷”(五种穷鬼),不再为吃饭犯愁,来年日子富裕。

正月初七“拉魂面”

 

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胜节”。

 

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摊煎饼,登高赋诗,戴人胜…而在宁夏各地,有着正月初七吃面的传统习惯。据说这天人们的灵魂要出窍,必须吃长面以牵魂,故称“拉魂面”。

 

如今,尽管很多人不再相信“魂魄出窍”之言,但依然有着在这天吃长面的传统习俗。中宁、中卫地区的人们则讲究在正月初七吃当地的蒿籽长面,寓意长生不老、幸福长久。

 

浮世三千

一曲高歌倾醉流年

千里江山

民俗表演如诗如画


在宁夏这个“中国旅游景观的微缩盆景”

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新春民俗


金鼠贺岁

诚挚邀请您和我们共同打开

宁夏“文旅大集,欢乐大年”

看红火大集、品宁夏味道、观冰雪飞扬

……

一起去宁夏

给心灵放个假

 

在鼠年新年来临之际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1530024013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丰富客户精神生活,富德生命“雅春•富

新春音乐会的庆典之声还在回响,富德生命人

第110届全国糖酒会启幕,“文水清香”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

好蟹汇大闸蟹:赏味丰盈的美味体验

好蟹汇作为中国领先的大闸蟹供应商和品牌,

暑假来广州长隆,花样度假全家齐开心

两个月超长暑假即将来临,一定要抓住假期全

恰逢周日的“1314“领不了证?不如开着

再有几天,10年一遇的“1314日”就要到来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QQ1530024013 

中国第一时间 版权所有 违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