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时间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魏福良:三分画七分裱 匠心装点艺坛春秋

2025/7/10 16:11:34 来源:

在当代书画艺术繁盛的北京,有这样一位低调而又熠熠生辉的装裱师——魏福良。自少年起,他便将满腔热情投入到这门古老而深邃的技艺之中,用双手与心灵,连接着纸墨之间的灵魂,成就了无数佳作背后不为人知的艺术光辉。时至今日,魏福良不仅是装裱领域公认的大匠,更以独特视角和创新精神,为书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他用一生践行着那句“书画三分画,七分裱”的古训,让无数名作在他的巧手下焕发新生。

1.jpg

  装裱之道:在传统与创新间求极致

  “裱褙乃书画装潢之技,俗云:‘三分画,七分裱’,实有其理。”魏福良常以此自勉。走进他的工作室,宣纸、绢布、各式工具整齐安放,空气中弥漫着糯米浆的清香。每一幅待装裱的作品,无论出自名家还是新秀之手,他都以同样的敬意对待——仔细清洁、修复、甄选材料、裁纸拼接、晾晒定型,每一道工序皆一丝不苟,恰如医者为珍贵生命疗愈。“装裱不是简单的技术活,而是与艺术本身的对话,是对画家笔墨的再创造与升华。”魏福良如是说。

  他深知,装裱绝不仅仅是将一幅字画“贴”到绢布上那么简单。尤其中国画,常用极为脆弱的宣纸或绢素为载体,若装裱不精,轻则影响视觉美感,重则致作品色彩失真,寿命缩短。正如清代陆时化所言:“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不堪,宁包藏匣中,不可急付拙工,是灭其迹也。”在魏福良看来,装裱师的职责,是为艺术作品“制嫁衣”,用工艺与美学双重修养,帮助画作焕然一新,走向更长远的流传之路。

  他钻研古法,精通各式装裱工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镜片,无一不通。在材质选择上,他尤为讲究,总是亲自甄选上等宣纸、天然绢布、特制浆糊等材料,并结合作品的风格、年代、作者习惯灵活施艺,既保持原作气息,又增强整体观感与保护性能。魏福良的裱褙,经他巧手,断纹复生,残破重光。许多古画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技艺之高超让同行叹服。

3.jpg

  匠心守护:让艺术焕发恒久光彩

  在魏福良心中,装裱师是艺术品的“守护者”。他习惯于每幅作品装裱前静静凝视,感受其中笔墨的韵律与情感。他强调:“装裱不仅要美化作品,更要保护作品,使其可以更长久地保存和欣赏。”因此,在装裱过程中,他会根据作品的具体状况进行精细修复和防护处理,最大限度延续艺术生命。

  魏福良尤其擅长装裱各种风格的中国书画。无论是狂放的泼墨山水,还是精致的工笔花鸟,他都能根据画作的气韵和表现力,量身定制装裱方案。有时,他会采用复古工艺,让作品尽显古雅风华;有时则结合现代材料与技法,为画作增添一份清新与现代感。譬如,著名书画家李嘉存赴土耳其交流展览的作品,正是由魏福良亲手装裱。其工艺之精美,不仅得到艺术家本人高度认可,也赢得了国际观众的赞叹。正因为魏福良对“画与裱”的深刻理解,他装裱的每一幅作品,都如同艺术与工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长期以来,他坚持亲自把关每一道环节,从画心修整、材料挑选、接缝处理,到最后的装池晾晒,无不精益求精。哪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他也绝不放松。正因如此,经他手裱褙的书画,不但视觉效果极佳,而且更耐保存,经久如新。这种对完美的执着追求,源于他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更来自他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4.jpg

  学以致用:装裱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魏福良深知,装裱技艺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守正创新,也要代代相传。中国的裱画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的发展,每一代都有新的突破与演变。他自小虚心向前辈学习,后又遍访京城各大装裱世家,潜心研习古籍,反复钻研传统工艺的真髓。与此同时,他又不拘泥于成法,勇于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敢于在实践中推陈出新,让装裱艺术既传承古韵,又焕发时代气息。

  在装裱材料的选用上,魏福良极为考究,坚信优质的宣纸、绢素、浆糊是作品长久保存的基础。他积极探寻各地优质原料,针对不同年代、不同画种、不同用途的作品,设计差异化的装裱方案。例如对于现代水墨作品,他会采用无酸环保材料,最大限度保持画作色泽不变;而对于古旧书画,则倾向于沿用明清时期的传统工艺,使其更加贴合原作历史气息。在他心中,装裱工艺不应一成不变,而应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5.jpg

  他还善于结合现代美学理念,将装裱与空间美学、展览展示相融合。每逢大型展览,魏福良总能根据展览主题和空间特点,为作品设计出最佳的装裱与陈列方式,让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体验到书画艺术的多重美感。在2019年第二十二届北京艺术博览会上,魏福良携范传福、禹中斌等多位名家书法作品参展。经他装裱的书画,不仅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大大提升了展品的艺术高度与市场价值。众多藏家评价:魏福良装裱的作品,真正做到了“画中有裱,裱中见画”,让艺术品本身的神韵更加出众。

6.jpg

  从装裱师到书画界推动者

  魏福良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装裱工艺上的炉火纯青,更在于他对书画艺术行业的推动与贡献。多年来,他不仅是装裱师,更成为众多艺术家的经纪人和策展人。他拥有敏锐的艺术眼光,能够发掘和推广优秀艺术家,让更多作品走进大众视野。作为北京时代京辉文化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魏福良以装裱为基石,将公司业务拓展至书画展览、艺术交流、企业形象策划等领域,成为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多面手。

  他积极参与并主导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为艺术家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无论是“宣和・至臻——当代名家书画联展”,还是国际艺术交流盛会,他都亲自参与展品遴选、展览策划与现场布展。他强调装裱与展览、装裱与空间的有机结合,使每一件展品在展览现场都能发挥最佳的视觉与艺术效果。他认为:“展览现场的装裱不只是保护作品,更是与观众的一次美学交流。”

  凭借在装裱与艺术推广上的卓越成就,魏福良获得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认可和尊敬。无数名家、藏家慕名而来,与他合作,将自己的作品交予他精心装裱、推介。李嘉存、米南阳、王铁牛、禹中斌、容铁等名师大家,都对他的手艺和为人赞赏有加,称其为“书画之友,装裱之匠”。在与这些名家艺术的交流合作中,魏福良的艺术视野日益开阔,装裱技艺更趋成熟,他对书画美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多元。

7.jpg

  匠心传承:以身作则启后人

  “装裱师是一门慢工出细活的手艺活,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积淀和打磨。”魏福良常常教导后辈。他十分重视装裱技艺的传承,常年带徒授艺,悉心指导年轻人学习传统技法与创新理念。他强调,不要只学表面功夫,要从心灵深处去理解书画与装裱的关系,学会用手和心与艺术对话。

  在时代京辉文化有限公司,他打造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氛围,鼓励员工不断钻研、互相切磋。他带领团队多次参与装裱技艺比赛和行业培训,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人。他认为,装裱师要有一颗“安静的心”,既要能沉下心来钻研技艺,也要能与画家、藏家沟通交流,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情感。

  装裱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不仅是物理的技艺,更是心灵的修炼。魏福良常说:“装裱是为书画艺术搭建舞台,让每一幅作品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被欣赏、被收藏、被铭记。”在他看来,每一次成功的装裱,都是一场关于时间、艺术与匠心的对话。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古老技艺的现代传承。

2.jpg

  以匠心致敬艺术 让世界看到中国装裱之美

  魏福良以一颗赤诚之心,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装裱的艺术天地。他用手艺承载历史,以匠心连接古今,在纸墨之间筑起艺术的长城。在他精湛的裱褙技艺下,三分画七分裱的哲学被赋予了崭新生命——画因裱而生辉,裱因画而不朽。他让无数书画佳作在当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也让中国传统装裱艺术走进更广阔的时代舞台。

  未来,魏福良仍将以不断创新和传承的精神,守护和发展这门古老技艺,带领更多艺术同仁一起,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言:“只要用心装裱,任何一幅画都能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装裱艺术,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QQ:1530024013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丰富客户精神生活,富德生命“雅春•富

新春音乐会的庆典之声还在回响,富德生命人

第110届全国糖酒会启幕,“文水清香”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

好蟹汇大闸蟹:赏味丰盈的美味体验

好蟹汇作为中国领先的大闸蟹供应商和品牌,

暑假来广州长隆,花样度假全家齐开心

两个月超长暑假即将来临,一定要抓住假期全

恰逢周日的“1314“领不了证?不如开着

再有几天,10年一遇的“1314日”就要到来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QQ1530024013 

中国第一时间 版权所有 违版必究